负载柜的安装方法及维护事项
一、安装方法
1.环境准备
场地选择:选择通风良好、干燥、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,避免阳光直射或靠近高温热源。
空间预留:确保负载柜周围留有足够空间(建议前后≥1米,左右≥0.5米),便于散热和维护操作。
地面承重:高功率负载柜重量较大,需安装在承重达标的地面或专用支架上,防止倾斜或塌陷。
2.设备固定
水平校准:使用水平仪调整负载柜底座,确保设备水平放置,避免因倾斜导致内部元件受力不均。
防震固定:通过螺栓或减震垫固定柜体,减少运行时的振动对内部电路的影响。
3.电气连接
接线规范:
输入端子:使用符合电流等级的电缆连接被测设备与负载柜,确保接线端子紧固无松动。
三相系统:严格区分相序(L1/L2/L3)和中性线(N),避免相间短路。
接地保护:负载柜外壳必须可靠接地,防止漏电风险。
4.散热系统检查
风冷负载柜:检查风扇转向是否正确,进风口和出风口无遮挡。
水冷负载柜:连接冷却水管路,确保无泄漏,水质需满足要求(如去离子水防结垢)。
5.控制与通信连接
本地控制:检查操作面板按键、显示屏功能是否正常。
远程控制:通过网线、RS485等接口连接上位机,测试通信协议是否匹配。
一、安装方法
1.环境准备
场地选择:选择通风良好、干燥、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,避免阳光直射或靠近高温热源。
空间预留:确保负载柜周围留有足够空间(建议前后≥1米,左右≥0.5米),便于散热和维护操作。
地面承重:高功率负载柜重量较大,需安装在承重达标的地面或专用支架上,防止倾斜或塌陷。
2.设备固定
水平校准:使用水平仪调整负载柜底座,确保设备水平放置,避免因倾斜导致内部元件受力不均。
防震固定:通过螺栓或减震垫固定柜体,减少运行时的振动对内部电路的影响。
3.电气连接
接线规范:
输入端子:使用符合电流等级的电缆连接被测设备与负载柜,确保接线端子紧固无松动。
三相系统:严格区分相序(L1/L2/L3)和中性线(N),避免相间短路。
接地保护:负载柜外壳必须可靠接地,防止漏电风险。
4.散热系统检查
风冷负载柜:检查风扇转向是否正确,进风口和出风口无遮挡。
水冷负载柜:连接冷却水管路,确保无泄漏,水质需满足要求(如去离子水防结垢)。
5.控制与通信连接
本地控制:检查操作面板按键、显示屏功能是否正常。
远程控制:通过网线、RS485等接口连接上位机,测试通信协议是否匹配。
二、维护事项
1.日常检查
外观检查:定期检查外壳是否有变形、锈蚀,电缆绝缘层是否破损。
运行状态:监听风扇、继电器等部件是否异响,监测负载运行时的温度、电流波动。
2.清洁与散热维护
散热通道清理:每月清理风扇、散热片、滤网上的灰尘,防止堵塞(尤其工业粉尘环境)。
水冷系统维护:每季度检查水泵压力、水质,清理水路过滤器,更换老化密封圈。
3.电气部件维护
接线端子:每半年紧固一次接线端子,防止接触不良导致发热。
电阻模块:检查电阻元件是否有烧蚀、氧化现象,及时更换老化部件。
4.校准与调试
精度校准:每年使用标准源校准一次电压、电流、功率测量精度,确保误差在允许范围内。
保护功能测试:模拟过流、过温故障,验证保护电路能否正常切断负载。
5.软件与固件更新
控制软件:定期更新负载控制软件,修复已知漏洞或优化功能。
固件升级:升级负载柜内部固件,提升兼容性与稳定性。
6.长期停用维护
断电保护:断开所有输入输出电缆,关闭总电源开关。
防潮防尘:使用防尘罩覆盖设备,放置干燥剂避免内部元件受潮。
三、安全注意事项
1.操作防护:维护时佩戴绝缘手套,使用验电笔确认设备无残留电压。
2.高温警示:负载运行中或刚停机时,禁止触碰散热片、电阻模块等高温部件。
3.禁止擅自改装:勿私自拆解或改装内部电路,需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。